本篇將提供有關《約翰一、二、三書》的研經資料,沒有註明出處的是筆者的註釋,並會不時作出更新:(最後更新日期:2018年11月6日)
約翰一、二、三書整卷書的簡介(來源:The Bible Project)
全書綜覽:
約翰一書
第一章
1:1
《中文NET》
本書信的格式不像新約時代一般的書信,它沒有具名,也沒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更沒有問安、祝好的願望;作者開門見山的強調這見證的目擊性,隨後立轉至讀者身上,說明這見證是為他們作的。這「宣揚」的目的是叫讀者可以和作者有交往──如神與子的真交往。為了保證交往的維繫,作者親筆寫此信(第4節上)。作者在前言中反覆結構的思路,終於闡明寫信的理由(這理由在5:13節以稍為不同的形式表達)。
第二章
1:18-19
這裡指明「敵基督」並不是末日之前才顯明出來的,在作者的那個時代,有好些「敵基督」者已經出現。並且作者指出有些「敵基督」者甚至是從教會中走出來的(2:19)。
《中文NET》
「敵基督」(antichrists)。約翰以此名稱形容敵擋派及其教導,這是和使徒有關耶穌是誰(1:1-4)的見證教導相違背的。「敵基督」是誰有不同的意見:(1) 原是在使徒中,後來「出去了」(2:19)的假師傅;更有可能的是:(2) 在信徒羣體中冒起的,而約翰書信的對象正是這羣體。這羣體也是約翰所認同的(參2:1約翰互用「我們」和「你們」的字眼)。
約翰二書
第一章
1:1
《中文NET》
「長老」。作者約翰的自稱,與約翰福音及約翰三書的稱呼相同。
「蒙選立的女士」。可解作個人或區域性的教會。有的認為受信者是一位名叫「依莉特」(Electa)的女信徒,有說是「凱莉亞」(Kyria),或不知名的女信徒。本書的第6, 8, 10, 12各節卻用眾數的「你們」,只有本節和第13節用單數字。有的認為女士指眾教會,但第13節提到「揀選之姊妹的兒女」,就難以看為普遍性的教會。最可能的解釋,「女士」是指離開作者所在地一段相當距離的某地區教會。約翰二書是寫給一間離開約翰一段路程的教會(稱為蒙揀選的女士)。這教會正受「脫離派」(參約一)的注目,面臨「假師傅」過訪的危機。
「在真理中」。本處和約翰三書第1節同義。希臘文ἐν ἀληθείᾳ (en alētheia) 這短句不單是副詞(誠心),更是約翰對收信人該猶(Gaius)正統信仰的認可。「真理」(truth)是作者引用的正典神學(Orthodoxy)之義,尤其是面臨敵擋派(約一3:19)學說的挑戰。
「知道真理之人」。指真信徒,那些在敵擋派衝擊下,仍持守着使徒所傳基督論(Christology)的信徒。
1:9-10
約翰指出那些已經脫離正統信仰的人(指不接受基督或其教導)並不是弟兄,信徒不應視其為教會的一分子,這是耶穌也教導執行的教會紀律(太18:17)。
《中文NET》
「不要問他的安」。不是輕侮之意,而是「不要當作弟兄相待」。作者認為敵擋派根本不是弟兄。
「在他的惡行上有分」。在公眾場合問安,從旁觀者看來,就是同意敵擋派的(假)教導。約翰因此禁止讀者如此行。
約翰三書
第一章
1 :1
《中文NET》
「長老」。作者約翰的自稱,與約翰福音及約翰二書稱呼相同。
「該猶」(Gaius)。究竟是誰並無可靠資料參考。在羅馬帝國這是很普通的名字,不大可能與保羅提到的該猶同是一人:林前1:14;羅16:23(這兩處所提的應是同一人);徒19:29;徒20:4。第四世紀傳統文獻稱該猶為使徒約翰在別迦摩(Pergamum)按立的主教,但因事隔數百年後,此說頗令人懷疑。其他有關該猶的資料,只從本書略見。作者對該猶有所知悉,不一定見過面,因第三節提及有關該猶的行為,是從弟兄傳告。該猶也不能確定和丟特腓(Diotrephes)同屬一教會(9節),或是同區另一教會的領袖。作者認為該猶的信仰屬於正統(orthodox),亦是一位可靠的護教同工,和敵擋派(約一)的爭辯是得力的助手。
「在真理中」。本處與約翰二書第1節同義。希臘文ἐν ἀληθεία (en alētheia) 這短句不單是副詞(誠心),更是約翰對收信人該猶(Gaius)正統信仰的認可。「真理」(truth)是作者引用的正典神學(Orthodoxy)之義,尤其是面臨敵擋派(約一3:19)學說的挑戰。
若你有其他有關聖經或信仰的問題,可按這裡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