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將提供有關《提摩太前書》的研經資料,沒有註明出處的是筆者的註釋,並會不時作出更新:(最後更新日期:2018年8月16日)

提摩太前書整卷書的簡介(來源:The Bible Project)

全書大綱:

保羅生平


(圖片來源:BiblePoint)

有關提摩太



(修改自:BiblePoint)

保羅從第一次羅馬入獄獲釋後的可能旅程與提摩太前後書及提多書的寫作時期(動態GIF):

6AAB1912-B095-4A5E-B132-A8498AB3550E
(修改自:BiblePoint)

第一章

1:1
《中文NET》
「救主神」(God our Savior)。稱父神為救主是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和提多書的特徵。這三書信內用了6次,新約其他書卷只用了2次。舊約卻常用此稱呼,特別在以賽亞書。本稱呼強調父神是救恩的創始者及源頭。

1:2
提摩太的背景可以參考以上的圖片。保羅稱提摩太為其「真兒子」除了表示他們的關係親密以外,更可能因為他是親自幫助提摩太成為門徒,以福音生了他(林前4:15)。

1:3
這段經歷並沒有記載在使徒行傳,學者猜測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得到獲釋(監獄書信以後),後來再入獄後殉道在羅馬皇帝尼䘵手下。這裡指出保羅聽到以弗所的情況後差派提摩太去幫助以弗所的教會。

1:4
《中文NET》
「傳說,家譜」。「傳說」(myths)是以弗所(Ephesus)和克里特(Crete)的假師傅教導的特徵。參提摩太前書4:7、提摩太後書4:4,及提多書1:14的平行記載。這些「傳說」可能是借用舊約人物的杜撰故事,因此與「家譜」(genealogies)相連,而想成為「律法的教師」(1:7)。

「神的救贖計劃」或作「神藉信的行政」。神學上本詞是神藉基督帶來救恩的次序或安排。(「神救恩的計劃」,可參弗1:10; 3:9。人傳遞這救恩信息的責任,可參林前9:17;弗3:2;西1:25。)本段着重前者(參提前2:3-6;提後1:9-10;多3:4-7,有關神計劃的總論),保羅同時也提醒人對神的「安排」的回應,就是「在信之內」(in faith)或是「藉着信」(by faith)。

1:5-7
「命令」(和合本、和合本修訂版);「囑咐」(新譯本、呂振中);「吩咐」(新漢語譯本、環球聖經):指的教導的目的是愛,源頭是純淨的,並不像假教師的教導般。

1:8
保羅沒有完全否定舊約的律法,反而說只要合宜使用是好的。

我們今天還需要遵守舊約的誡命嗎?

1:9
《中文NET》
「律法」。雖然原文本詞之前沒有定冠詞(definite article “the”)提定為舊約的律法,但第9節下半至第11節上半卻是舊約律法中所禁的種種行為,故本處的「律法」仍以舊約的律法為主。

1:10
《中文NET》
「親男色」(和合本、新譯本);「同性戀」(中文NET);「男子與同性苟合」(環球聖經)。原文ἀρσενοκοί 一字專指男性同性戀者充作男性一方的人(active male partner),有異於μαλακός專指男性同性戀者充作女性一方的人(passive male partner)。亦有用於「男性同性戀者」的通稱。

1:15
《中文NET》
「這話」。指前話。本句的其他使用,參提前3:1; 4:9;提後2:11;多3:8。

「我是個罪魁」或作「我是第一名的」。

1:12-16
保羅接近他殉道之期不遠之時(他有這樣的覺悟:提後4:6)對自己生命的看法。他不是為他過往為神作了怎樣的工而自誇,反而是對自己起初所犯的罪有更深刻的反省(1:13),但這沒有讓他沮喪,反而是他更明白主的恩典的豐盛(1:14),成為他為主作工作見證的動力(1:12、1:16)。

1:18
這裡指保羅曾藉著聖靈的恩賜向提摩太說出預言。就如當初神也藉亞拿尼亞對剛悔改、受洗的保羅的生命作出預言一樣(徒9:15-18、22:14-16)。

《中文NET》
「指着你的預言」。可能是在提摩太被按立時所說的話(4:14),說到神藉着他如何運作。這些話能以勉勵提摩太。

「交託」。指1:3-7保羅所吩咐提摩太的。

1:20
《中文NET》
「交給撒但」。是管教的行動。保羅在此並在哥林多前書5:5提及,都有糾正的目的,不是處罸。

「教導」。原文作「管教」,用在「訓練」小孩子,使之學會規矩。

「交給撒但」:請參閱:林前5:5、提前1:20:將人交給「撒但」是什麼意思?

第二章

2:1
「祈求」、「禱告」、「代求」、「感謝」是均是禱告的不同形式,重點不是這些微小的分別而是為「人人」而禱告。

2:2
這裡提醒要為君王及官員祈求,不但這些人也屬於上述的「萬人」,目標是信徒生命是外面世界的榜樣,讓更多人能認識真理而得救(2:4)。這也不是為了避免逼迫,因為敬虔渡日的就會遭遇反對(林後11:23-33;提後 1:8、3:12),卻不要因犯罪而受苦(彼前2:20)。

2:4
這是神的渴望:「人人得救」、「認識真理」。我們有沒有和神同樣的渴望?祂希望人不只是單純被拯救,也希望他們能認識真理。以弗所教會中有些人被虛假的教導影響(1:6-7、19-20;6:3-5、9-10、20-21),提摩太正要幫助他們持守真理。

2:5
《中文NET》
「中保」。希臘文μεσίτης (mesitēs) 一般解作「調停人」,有「中人」、「保人」之意。本處耶穌不是作「和事老」,而是惟一的神和人之間的橋樑。神和人的關係不在於人的決定,一切都在於神。

2:6
《中文NET》
「到了定時,顯明神的目的」或作「到了定時,作為見證」。本句可能指保羅及其他人對耶穌贖罪的見證,更可能的是指基督的死見證了神的憐憫(2:3-4)。這見證在亙古之前已經計劃了,到了神定的時間,藉着基督的工作透露出來。參提摩太後書1:9-10、提多書2:11-14; 3:4-7類同的觀念。

2:8
留意這裡再提及禱告(2:1-2)。
《中文NET》
「男人」。希臘文ἀνήρ (anēr) 專指「成年男人」,不是男女的通稱。注意第9節對「女人」的命令。

「禱告」。保羅在此結束了2:1-2有關「禱告」的話。2:3-7描寫神關懷普世,這才是禱告的動機。

「舉起聖潔的手」。保羅用古代通用的禱告方式,表示以聖潔的生活(無忿怒,無爭論)請求。

2:11
猶太人不讓女人學習律法,但保羅卻鼓勵女人學習。

2:12
「不許女人教導」:這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一)指的是不許「以弗所」那些不屬靈的女人教導;(二) 不許女人在任何場合教導; (三)不許女人教導男人,但女人教導女人是可以的。

如果(一)是對的,解釋不了2:13-14保羅以男女的被造先後的言論有何關係。如果是(二),卻有米利暗帶領女人唱歌讚美神(出15:20-21)、使徒行傳記載女人也有自己的禱告聚會(後來保羅等來了才對她們講道,原本應有她們自己帶領:徒16:13),保羅亦有很多女性同工(非比:羅16:1,百基拉:徒18:2;友阿蝶、循都基:4:2-3)。所以,筆者認為(三)才是聖經的教導。至於《士師記》的底波拉(士4章)是否一個反證?但《士師記》記載了以色列一個最敗壞的時間,士4也想帶出當時沒有男人願意站起來,解救以色列的卻是底波拉和婦人拉億。而底波拉也照神意思叫巴拉去作帶領(4:5-9,4:14),只是他因為膽怯才需底波拉同行。

2:15
提前2:15:「必在生產上得救」是指什麼?(製作中)

《中文NET》
「生產上得救」或作「縱有生產,依然得救」。本句是著名難譯的句子,不過一般的共識是本節是為了淡化第13, 14兩節的衝擊。本句有數種不同的解釋,但前三個解釋可以輕易否決(參D. Moo著作《提前2:11-15:意義及重要》70-73頁)。(1) 女基督徒可以得救,但必須經過生育:這觀點完全不可能,這超越了恩典的範疇,經文內亦無任何支持的根據,更是完全和耶穌並保羅有關婚姻和救恩的教導相違背(參太19:12;林前7:8-9, 26-27, 34-35;提前5:3-10)。(2) 儘管咒詛,女基督徒必在生產上得保平安:這觀點也是不可能,因這與文義不合,更不是一般生活的現像(尤其是古代夭折率很高)。(3) 縱使夏娃的罪禍延她的後裔,她卻藉着生產得救,指創世記3:15應許彌賽亞的降生:這觀點將「女人」首先看為單數的夏娃,後延伸至眾數的女人(注意原文從「她」在生產上得救(單數)轉至「她們」……在信裏愛裏(眾數)),這解釋與上下文相當配合,不過也有幾個問題:(i) 本句的「未來式」時態(future tense)用在「原始福音」(protoevangelium)上或是歷史性的彌賽亞的降生卻十分牽強;(ii) 彌賽亞降生帶來的救恩是為全人類,不能單提女人;(iii) 這創意的解釋反而使作者原意隱晦;(iv) 原文τεκνογονία (teknogonia)「生產」一詞指生產的過程(process),而不是結果(product),救恩是從彌賽亞而來,但彌賽亞是「生產」的結果,不是過程。下面有三個較為可能的解釋:(4) 暗指創世記3:16的咒詛,雖然女人引男人入罪(第14節下半),她在屬靈上仍可得救,縱管「生產」時在肉身上有罪的提醒:「在生產上」,原文是「藉生產」,不一定指某種方式,「生產」可以是客觀的環境;故「在生產上」可譯作「陪同着生產」,「藉」用作「陪同」可見於羅馬書2:27(「陪同」儀文和割禮,竟犯律法的人)、哥林多後書2:4(「陪同」眼淚,寫信給你們)、提摩太前書4:14(「陪同」着預言,在眾長老按手……)。(5)「女基督徒不是藉着積極的教導和管理的行動得救,而是藉忠於她們的身份作為模範母親而得救」(Moo, 71):這解釋將「生產」演進為身為人母的種種。因此,女人得救的一個證明(不一定是必要的證明)可以從她如何作為人母的事上看出。(6) 本節可能是當時通俗的表達語,現已失傳:「得救」是指在伊甸園內角色逆位所產生的效應上「得救」。「生產」是以一蓋全的說法,包括女人從新順服男人的領導;這解釋並無救恩論(soteriology)的成份(但一定和救贖的實施有關)。

第三章

3:1
ἐπισκοπή英譯為overseer(ESV, NASB, NET, NIV), bishop(NRSV),中譯則一致的譯作「監督」。比較使徒行傳及提多書的記載(徒20:17、28;多1:5-7),會發現「監督」和「長老」這字是交替使用的。所以「監督」可能是「長老」的另一稱呼。
《中文NET》
「想要得監督的職分」或作「想作監督」。

「這話」。指前話。本句的其他使用,參提前1:15; 4:9;提後2:11;多3:8。

3:2
《中文NET》
「監督」或作「主教」(bishop)。原文「監督」前的冠詞(article)並不代表職位上的單數,「監督」(overseers)可作為教會治理階層的統稱,如2:15的「女人」,保羅輕描淡寫的將「一個女人」換作「全部女人」。

「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或作「只結過一次婚」,「獨一向他的妻子效忠」(參提前3:12; 5:9;多1:6)。本句有許多爭議,以致在教會領導人的資格上,下列的人被排除:(1) 未結婚的;(2) 多妻的;(3) 離婚的,或 (4) 喪偶再婚的。《NEB譯本》譯作「忠於一個妻子」,減去一些爭議。

3:6
初入教的不能作「監督」/「長老」。作領袖的很容易掉落驕傲的陷阱,如果太快作領袖的角色,很可能會變得沾沾自喜,反而落入魔鬼的刑罰。

3:8
「執事」:原文διάκονος, 英譯本均作deacon(只是按原文音譯),但這字的原意是servant(僕人), attendant(侍者), minister(牧者)。這裡是將此視作教會中的一個職份。

3:11
《和合本》、《和合本修訂版》:「女執事」;《呂振中》、《新漢語》、《新譯本》、《環球聖經》、《中文NET》:「他們的妻子」;《ESV》、《NIV》、《NET》: “Their wives”;《NRSV》、《NASB》:”Women”;原文是「女人們、妻子們」(γυναῖκας)。

由於原文並沒有「他們的」這代名詞,而γυναῖκας這字可指「女人」或「妻子」。如果理解作「妻子」自然是代表上文執事的妻子;但如果理解作「女人」,依上文下理則可理解作「女執事」,但為何不直接用διάκονη「女執事」這字而用「女人」?所以,筆者認為兩個理解也合理,而羅16:1中的女門徒非比,保羅也像視她為教會的領袖角色。

《中文NET》
「妻子」或作「女執事」。原文γυναῖκας (gunaikas) 可指「女人」或「妻子」。「女執事」(deaconesses)的譯法有下列數因:(1) 下文所說的指執事;(2) 作者在論及長老(監督)的資格時(3:1-7)沒有提及監督夫人;(3) 若作執事的妻子有資格上的要求,那長老的妻子就不能不需要資格;(4) 新約他處有女執事的空間(參羅16:1)。「妻子」的譯法有下列的支持:(1) 作者在論「男」執事資格時,忽然插入「女」執事的資格;(2) 作者在下節清楚指出女人不是執事:「執事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3) 作執事的其他資格不在此列出,除非作者略去這些資格,否則他就不是在說「女執事」;(4) 2:12的原則涵蓋了教會的行事方式,隱約指出執事是男人的職份。「女執事」或「執事的妻子」的兩種譯法甚難取捨,本譯本採用「妻子」的譯法也有商榷餘地。

3:14-15
雖然還不確定,但保羅寫這信時亦盼望自己可以快探望在以弗所的提摩太。

第四章

4:2
《中文NET》
良心……被烙了」。本句解釋頗有異議,可分為三類:(1) 假師傅的良心已被撒但烙上印記,以示所屬;(2) 假師傅的良心被印上囚犯的烙印,以示罪犯的身份;(3) 假師傅的良心已經被煎過(燒焦,無感覺),以致不能再分辨是非好歹。參G.W. Knight, Pastoral Epistles (NIGTC), 189。

4:3
「禁止嫁娶」、「禁戒食物」:這裡指出那些假教師提倡自我刻苦或懲罰的生活以表示自己的屬靈。保羅在那一卷書挑戰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西2:20-23)。 聖經說獨身是「恩賜」(太19:10-12;林前7:7-8),禁食也是耶穌與門徒會作的(太6:17-18、9:15;徒13:2-3、14:23、27:9)。但不應作為強制命令或自我懲罰的方式。否則作這些事的人便很容易變得自高自大。

天主教對神父、修女禁止嫁娶的要求是否與這經文相違?

4:4
這裡說明神想我們存感謝的心享受祂所賜的物。除了我們要顧念、幫助那些缺乏的人(利19:10;申15:11;箴21:13、22:9;羅15:26;加2:10;雅2:14-17),我們應該為所擁有的感謝神並歡樂。

4:6
「執事」:這裡的「執事」和三章「執事」的職份所用的字是相同的,也是「僕人」的意思。作基督的執事/僕人其中的要點是要「提醒」身邊的弟兄姊妹聖經的教訓。

4:7
「荒渺的話」(和合本);「無稽傳說」(和合本標準版);「無稽之談」(新譯本)
《中文NET》
「傳聞」或作「傳說」,「故事」,就是假師傅所標榜的。以弗所(Ephesus)和克里特(Crete)的假師傅以此著名。參提摩太前書1:4、提摩太後書4:4和提多書1:14的平行記載。

「無神易騙的人」或作「無神的,老太婆的」。

4:12
《新譯研讀本》
不要叫人小看你:從這裡和14節的指示看來,提摩太似乎有羞怯的傾向。此外,以弗所教會可能有人不服他的權柄。見「導論:受書人」。你年輕:提摩太當時可能年約三十多歲,比以弗所教會裡很多基督徒(包括長老)年輕。在⋯⋯純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要建立他的權威,不是光說漂亮話,而是要以身作則,生活敬虔(多2:7)

4:13
《中文NET》
「宣讀經文」。是在教會聚會時朗誦經文。當代社會有許多人不識字,或是購買不起經文,故在公開場合的宣讀甚為重要。

4:14
「恩賜」、「按手」:該是指聖靈所賜行神蹟奇事的恩賜。

今天的信徒還能作出說預言、趕鬼、治病、說方言等神蹟的聖靈恩賜(miraculous gifts)嗎?

4:16
這裡指出信徒要小心自己的行為,並且自己的教導。如果你領受的教導(或所信的)內容是偏差的,你的行為自然也會偏差,甚至會誤導別人。但即使你的領受的教導是正確的,卻沒有行出來也是沒有用的。所以在認識神的真理上需要認真(謹慎),也要在行為上持之以恆才能先救自己,再救別人。

若你有其他有關聖經或信仰的問題,可按這裡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