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麼耶穌要詛咒那棵無花果樹?是否因為他餓壞了而鬧脾氣?
答:耶穌在四十日沒有進食下也能勝過魔鬼的試探1,相信在這裡也不會是因為早餐落空了而發怒。先看看經文:
馬太福音 21:18-22(和合本):
18 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
19 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20 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
21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
22 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如果我們比較馬可福音的記載,便知道馬太福音是以「快鏡」(fast-forward)的方式描述著同一事件。馬可福音的記述首先是「耶穌詛咒無花果樹」:
馬可福音 11:12-14(和合本):
1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
13 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甚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甚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
14 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在「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要求果子是否不講道理?其實一般無花果樹一年會有兩次的收成。第一次是在春天的「初熟」期2,果子比較硬並比「晚熟」的難入口。第二次的「晚熟」期則發生在夏季末或秋天。果子的數量會較多並且質量也更好,所以是最常收取無花果的時期(就是通常「收無花果的時候」)。經文所描述的事件發生在春天的逾越節,所以耶穌該是想找「初熟」的果子但卻找不到。所以,即是這不是收無花果「晚熟」果子的時候,通常還應是可以找到「初熟」的果子的。
在詛咒無花果樹後,馬可福音隨即記載耶穌上耶路撒冷潔淨聖殿:
馬可福音 11:15-18(和合本):
15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16 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
17 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麼?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
18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
那時的宗教領袖對耶穌潔淨聖殿的回應是想法子要除滅他,接下來便是「無花果樹枯乾的記載」:
馬可福音 11:20-24(和合本):
20 早晨,他們從那裡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
21 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
22 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
23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
24 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甚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及後的第十二章更是講述耶穌以「兇惡園戶的比喻」來挑戰以色列人常殺害先知,最後甚至連神的兒子也殺害了3。
由此可見,耶穌詛咒無花果樹的神蹟是作為一個「預兆」(sign),就像舊約的先知般也會以特殊行動來作預兆4。沒有果子的無花果樹常常在舊約比喻不忠、審判5。耶穌以這棵「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來比喻不知悔改以色列,他們常常殺害先知,也敗壞了聖殿,甚至最後將神所派來的兒子也殺掉了。這無花果樹被詛咒後的枯乾也預表了那將要臨到耶路撒冷及聖殿的審判(公元70年)。這亦是福音書記載唯一一個有「破壞性」的神蹟。
所以耶穌並不是因為沒有早餐吃而鬧脾氣,而是藉詛咒這無花果樹去作為耶路撒冷及聖殿將來被審判而毀滅的預兆。
參考書籍:
* Jesus Behaving Badly: The Puzzling Paradoxes of the Man from Galilee by Mark L. Strauss
若你有其他有關聖經或信仰的問題,可按這裡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