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後期聖徒教會」對他們「為死人受洗」的解釋
問:哥林多前書15:29中的「為死人受洗」該如何理解?我們應該為死去的親人受洗嗎?
答:後期聖徒教會(又稱:「摩門教」、舊稱:末世聖徒教會) 的創辦人Joseph Smith在1840年八月一個喪禮中提出他對這經文的理解,他認為保羅是「認可」信徒可以為他們死去的朋友或親人受洗(不是將屍身受洗,而是以一個活人作代理並以那死人的名義受洗)1。但事實上整個新約沒有其他的經文提及有為死人受洗的任何證據。在保羅其後很多個世紀的教會歷史中亦沒有任何教會有提及過這樣的做法2。這歷史證據的缺乏也是「摩門教」所承認的。
看看經文:
哥林多前書15:29
《和合本》
不然,那些 為死人受洗的,將來怎樣呢?若死人總不復活,因何為他們受洗呢?
《和合本修訂版》
不然,那些為死人受洗的,能做甚麼呢?如果死人不會復活,為甚麼替他們受洗呢?
《NASB》
Otherwise, what will those do who are baptized for the dead? If the dead are not raised at all, why then are they baptized for them?
《NIV》
Now if there is no resurrection, what will those do who are baptized for the dead? If the dead are not raised at all, why are people baptized for them?
首先,這經文中「那些」為死人受洗的誰?由15章起首保羅講述有關基督福音中復活的重要性,他不斷以「我們」、「我」、「你們」等來和哥林多教會彼此溝通。但到這一節卻以「那些」來稱呼「為死人受洗」的人,可見這批人並不屬於保羅所說的「你們」之一。很有可能「那些」人是在哥林多教會中的一小撮人曾這樣做,並且受到哥林多教會中人的默許。保羅在這裡的重點是:既然你們中間有人會「為死人受洗」(你們亦默許了),怎麼可能你們還會不相信有關死人復活的事?受洗就是指向基督的死和復活,亦預示了將來信徒的復活。如果哥林多教會中人不相信死人會復活的話但又讓人將「死人」受洗,是完全自相矛盾的。由於聖經及教會歷史中沒有任何這些「為死人受洗」的記錄,所以我們也沒法得知保羅提及的「那些」人有多少及他們幫了什麼樣「死了的人」受洗。同樣我們也不能確切知道他們這樣做的原因與背後的信念。但從另一角度看那時教會對受洗是十分重視的。
也有人問如果為「死人受洗」是錯誤的,為何保羅不在這裡讉責那些為「死人受洗」的人?我的想法是一方面因為做這事的人不多(有學者猜測那些「死人」是一些相信但沒有受洗就死掉的人,參11:30)。另一方面是保羅更關心他們更為嚴重的問題3,就是可能哥林多教會中有人以「沒有復活」為犯罪的藉口。所以保羅提醒他們要醒悟為善,不要犯罪(15:34),並要小心那些敗壞別人信心的人(15:33)。「為死人受洗」與保羅一直提出個人信心的重要性相違,信心是受洗的必要條件(不是代理人的信心,所以嬰兒受洗也有同樣的問題)4。而保羅在這裡只是用「那些」為死人受洗的人為例,證明他們不相信復活的荒謬,不代表保羅認同為死人受洗的做法,這也不是隨後所有教會的做法。
總結:「為死人受洗」不合聖經的整體教導也不是這經文所要教導我們的。
相關問題:
– 彼得前書 4:6:「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是什麼意思?
*若你有其他有關聖經或信仰的問題,可按這裡發問。
- 摩門教網站的信仰問答:Why do Mormons perform baptisms for the dead? ↩
-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Revised Editi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by Gordon D. Fee, p. 764 ↩
- 哥林多教會的「寬容」令保羅也吃驚和讉責,像在哥林多前書5:1-13提及有人竟和他的繼母同居,保羅在這信中要求他們要將那人從教會趕出去。 ↩
- 歌羅西書2:12,羅馬書10:9-1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