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應該效法基甸般求問神的旨意嗎?
答: 有些基督徒本著想知道自己所作的決定是否神所喜悅的,便想學習士師記中基甸般向神求徵兆1以指點迷津。雖然我理解信徒不過是想知道神的心意,但我覺得這是一很危險的作法。第一,聖經很多的記載(特別是舊約)沒有清晰來自神的道德判斷,只是記載某人那時做了某事,不見得就是神喜悅的(如亞伯拉罕聚妾,雅各騙以撒等)。第二,基甸所屬的時代為「各人任意而行」的時代,他那時的表現實為缺乏信心的表現,並不值得效法。第三,他的經歷是十分特殊的,因他求的徵兆有神的使者馬上的回應,這是神對他特別的恩典。但如果我們現在作決定也是以向神祈禱某一徵兆的出現,例如:「如果某份工請我代表神想我做這工」、「那女士沒有拒絕我的約會代表她是我將來的伴侶」等等來斷定是否神的旨意的話,我們是以自己設定的條件來要求神馬上的答覆,我看這就如試探神2一樣。一方面,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些徵兆的實現有沒有神的介入,另一危險是,如果真的以為神是「確認」了我們自設的「條件」而視這為神的旨意的話,倘若結局並不如理想,我們可能更誤以為神是作弄了我們。
有人提出新約的使徒也以製籤來選出馬提亞3。但他們是首先商討得出最後兩名候選人才以禱告、製籤選出馬提亞來。筆者的看法是聖經對這樣的做法只有這一個記載,也沒有作出肯定或否定(所以我們都應沉默),並且這作法是來自新約的使徒,使徒有行神蹟的恩賜而我們沒有,所以筆者不認為這是我們能夠或應該仿效的。因為我們永遠不能知道究竟結果是否真的是出於神。其實在這例子,筆者甚至認為神自己實在揀選了保羅替代猶大的位置。因為保羅是主耶穌親自揀選的,與之前的十二門徒一樣。但無論如何,後來當他們再要選擇一些照管教會需要的人時,他們已經不再這樣做,反而是透過開會討論,藉著祈禱和集體智慧來選一些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來作執事4。
筆者認為神的旨意有兩種,第一為祂不變的旨意,但除了祂曉諭我們的,我們並不能知道(如世情的發展,基督何時回來等)5,第二為祂的一般旨意,就是在聖經中提到的誡命和原則(如祂想人人都得救,不要犯罪,愛神、愛人如己等)。有些人相信神對每個人每一方面都有十分特殊的旨意:如神想自己讀邊一科、娶/嫁哪一個人、今餐吃什麼。筆者自己相信神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有我們的特長去榮耀神。但筆者不相信神對我們生命/生活的抉擇有如此的鉅細無遺的旨意。就如筆者對自己的孩子沒有限定的結婚對象或將來的職業選擇(類比:特殊旨意),但筆者絕對希望他們能作正直的人,成為門徒,和娶/嫁主內的人等(類比:一般旨意)。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太介懷會否錯失了神對自己某一特殊的旨意而畏首畏尾。反而我們要透過祈禱與查考聖經的原則向神求智慧,並尋求其他屬靈的弟兄姊妹的意見(當然也可包括一些其他的專業意見),並為自己所作的決定負責任,也要在錯誤中反省與學習。筆者當然相信神仍在當中的帶領,但不會期望神在我們要作決定前會確認自己一些自設的徵兆來表現出祂對我們的決定的首肯,而且這種做法容易讓我們逃避作出深入思考並將作決定的責任卸給神。神愛我們並給予自由我們作出選擇,當我們越發愛祂和明白祂,我們越能作出讓祂喜悅而自己亦有信念的決定。
進深閱讀:
–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Will of God: A Biblical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 Garry Friesen (Author), J. Robin Maxson (Author)
– Just Do Something: A Liberating Approach to Finding God’s Will – Kevin DeYoung (Author)
– Finding the Will of God: A Pagan Notion? Kindle Edition by Bruce K. Waltke
相關問題:
* 有關神的旨意(一):如何明白神對我生命的旨意?
* 有關神的旨意(二):神對我有沒有特定的旨意?如將來的選修學科、工作、結婚對象?
* 有關神的旨意(三):我該如何計劃?參考保羅的決策過程
若你有其他有關聖經或信仰的問題,可按這裡發問。